上面已经提到了,在微软Windows 7操作系统正视发布的时候,市面上几个主流显示器厂商曾经推出过能够支持触摸操作的民用显示器产品。这些触控液晶显示器均是采用一个USB接口来实现红外线触摸操作与操作系统相连接,判断用户的触摸。但是这么多其实既有优势也有劣势,紧接着我们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
民用级触控液晶显示器简介 | ||||||
产品型号 | Acer T231H | AOC E2239FWT | 优派VX2258wm | 戴尔SX2210T | 长城Z2588 touch | 惠普L2206tm |
产品尺寸 | 23英寸 | 21.5英寸 | 21.5英寸 | 21.5英寸 | 23.6英寸 | 21.5英寸 |
面板类型 | TN | TN | TN | TN | TN | TN |
最佳分辨率 | 1920×1080 | 1920×1080 | 1920×1080 | 1920×1080 | 1920×1080 | 1920×1080 |
触摸形式 | 红外线 | 红外线 | 红外线 | 红外线 | 光学摄像头 | 光学摄像头 |
大概售价 | 暂无 | 2000元 | 2500元 | 4000元 | 2500元 | 暂无 |
发布时间 | 2011年 | 2010年 | 2010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2年 |
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大部分的民用级触摸显示器产品都采用了16:9屏幕比例的21.5英寸或者23英寸的屏幕设计,支持全高清分辨率,并且大部分通过红外线或者光学摄像头的识别方式进行触摸操作的实现。在价格方面,目前的触摸显示器产品普遍价格相比同规格的TN类显示器高出三到四倍,甚至更多,因此价格方面也是触摸显示器让消费者无法接受的一个主要因素。
当然,触摸显示器不仅仅只有这些,这些显示器都是民用级产品,在商用、专业和行业触摸显示器领域中,还拥有非常丰富的品牌和产品类型,但是这些产品的并不适合一般的消费者选购,并且绝大部分机型的价格更加昂贵。
民用级触摸显示器优劣势一览 | |
触摸显示器的优势 | 触摸显示器的劣势 |
操作体验更加直接便捷 | 价格非常昂贵 |
红外线识别方式不够灵敏 | |
某些使用领域可以无需键鼠 | 边角触摸灵敏度极低 |
指纹残留问题严重 |
目前的主流触摸操作设备,诸如平板电脑、手机、MP4等等均采用了电容式触摸屏和电阻式触摸屏,因此触摸体验和灵敏度等等均比较出色,能够满足用户日常的触摸感受。但是在民用级触摸显示器领域中,目前所有产品均采用了红外线式的触摸屏幕设计,也就是在传统的TN屏幕外层增加一个红外线的感应边框,通过USB设备连接电脑主机实现操作的识别。而显示器显示的画面内容仍然是通过数据线与电脑主机进行传输。这个操作识别方式的最大优势就是与电阻屏和电容屏相比,能够降低大幅的成本,但是最大的劣势就是操作识别的灵敏度非常低。
镜面屏在触摸操作之后容易留下指纹
在应用方面,目前能够涉及到只需要使用显示器的触摸操作的领域其实比较少,比如儿童教育、演示、收银台等等方面,而这些领域会选择民用级触摸显示器产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对于民用级相关产品而言,的确处境非常不佳。此外,目前非常多触摸显示器都采用了镜面屏幕设计,因此触摸操作之后的指纹会残留在屏幕上,使屏幕显得十分脏乱,而这个问题也有待解决。
- 第1页:触摸屏幕发展现状如何?
- 第2页:市面上有哪些触控显示器?